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郑子兆简介

郑子兆简介

发布时间:2021-12-21
13人浏览
姓氏:
郑子兆(1837-1892年)安陆府天门竟陵城内人。清咸丰辛酉科考以拔贡出仕,后博学宏词朝考为“廷试第一”。同治六年(1867年)时任钦差大臣、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重其才,拓为幕僚,后逐升幕僚长,随同理略军政事务约十余年。征西收复新疆后,清廷论功行赏,授郑子兆花翎二品衔。后任西安府知府,汉中府知府,卒于任所。清廷赠郑子兆为“中议大夫”、“武功将军”,封其夫人为“一品夫人”,以示荣宠,翰林陈沁源为其撰《墓志铭》。著有《德政论》、《辩伪论》、《修身论》、《湖北选拔贡卷》等。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郑子兆

别名:谱名明远,字凤占,号云青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837年

逝世日期:1892年

毕业院校:咸丰辛酉科拔贡 大学士

职业:文官

主要成就:左宗棠部幕僚长、花翎二品衔西安府、汉中府知府

出生地:安陆府

代表作品:《德政论》、《辩伪论》、《修身论》、《湖北选拔贡卷》

个人事迹

2

据《西安史料》记载,郑子兆(1833年至1892年)安陆府天门竟陵人,拨贡,官至汉中知府。善为行草,在任左宗棠幕僚长期间,因收复新疆有功而名重一时。《汉中志》记载:“郑子兆钦授中议大夫,花翎二品衔,历任陕西粮台都转运使、西安府知府、汉中府知府。”据《横林镇志》记载,西安碑林博物馆中有郑子兆所写的石碑,著有《辩伪论》、《安旧斋遗墨》等,还曾撰写《德政论》、《修身论》、《湖北选拔贡卷》等书。

清朝咸丰辛酉科天门籍拔贡郑子兆撰的《湖北选拔贡卷》于2010年2月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发现,并称此举为清末科考制度提供了文献史料,是湖北省至今第一次发现的拔贡试卷。

据考证,选拔贡是《湖北选拔贡卷》是明清科举制度的产物,参加乡试、会试的考生的墨笔试卷,需经专门会录人员用朱笔誊写后送主考官,目的是防止辨认考生笔迹而在阅评试卷时舞弊,誊稿即称为“朱墨”。清朝中式的举人、进士将自己的试卷刊刻散发亲友,以后又扩展到无须朱笔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资料

3

郑子兆(1837-1892年)天门竟陵城内人。清咸丰辛酉科考以拔贡出仕,后博学宏词朝考为“廷试第一”。同治六年(1867年)时任钦差大臣、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重其才,拓为幕僚,随同理略军政事务约十余年。征西收复新疆后,清廷论功行赏,授郑子兆花翎二品衔。后任西安府知府,汉中府知府,卒于任所。清廷赠郑子兆为“中议大夫”、“武功将军”,封其夫人为“一品夫人”,以示荣宠,翰林陈沁源为其撰《墓志铭》。著有《德政论》、《辩伪论》、《修身论》、《湖北选拔贡卷》等。

人物生平

4

从郑子兆任左宗棠幕僚到卒年,其一直远在陕西、甘肃、新疆从政,30余年,所有公文稿札记、词文字画均散失。西安档案馆存档郑子兆任西安府知府的资料:“郑子兆书法学欧善为行草、曾于左宗棠幕中书写秦奏、名重一时”,在碑林有墨迹,为四旗千总刘松山公(谥号忠壮)所书。《湖北选拔贡卷》的发现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为专家学者研考湖北历史人物提供了佐证。

郑姓的名人

郑成功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郑裕彤

郑裕彤,GBM(DPMS, LLD(Hon),DBA(Hon),DSSc(Hon),1925年8月26日-2016年9月29日),广东顺德伦教出生,中国香港特别...

郑振铎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

郑介民

郑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成为国民政...

郑孝胥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

郑律成

郑律成(1914.8.13 - 1976.12.7),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

更多姓郑的名人 ∨

郑子兆

郑子兆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