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吴稚晖简介

吴稚晖简介

发布时间:2021-12-30
62人浏览
吴稚晖(1865—1953),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在江苏武进的雪堰桥一带。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曾参与《苏报》工作。1905年在法国参加中国同盟会,出版《新世纪》报,鼓吹无政府主义。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27年支持蒋介石反共清党活动,1953年卒于台湾。他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上世纪50年代他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铜像,为台北市的地标之一。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吴稚晖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武进

出生日期:1865年3月23日

逝世日期:1953年10月30日

职业: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思想家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称号获得者

代表作品:《吴稚晖先生全集》

人物生平

2

读私塾10年后教书,1889年入江阴南菁书院就读,1891年考中举人。1892年起连续三次赴北京会试均落第,其间曾在天津、上海教私塾。1897年任天津北洋大学堂汉文教习,1898年任上海南洋公学国文教习。1902年赴日本留学,因带领留学生大闹清政府驻日使馆被驱逐回国。在上海与蔡元培、章太炎等组织爱国学社,兼任教员,并在文明书局任职,经常为《苏报》撰文鼓吹反对清王朝统治。1903年《苏报》被封,逃往香港转赴英国。1905年春在伦敦会见孙中山,同年冬加入中国同盟会。与李石曾、张静江等在法国创办《新世纪》周刊,任主编,鼓吹无政府主义,反对君主立宪,倡导反清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后回国,任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读音统一会议长,主持国语注音工作。1913年6月在上海参与创办《公论》杂志。参加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去伦敦。1915年组织世界编辑社。1916年秋回国到上海任《中华新报》主笔。他是中国留法勤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轶事

3

·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于陪都重庆,蒋介石力邀吴稚晖为新主席,但被其推辞,按其原话,吴稚晖的推辞理由是这么“三不”:

1、我平常的衣服穿得很随便简单,做元首要穿燕尾服、打领带打领结,我觉得不自在;2、我脸长得很丑,不像一个大人物;3、我这个人爱笑,看到什么会不自主地笑起来,不要哪天外国使节来递国书,会不由得笑起来,不雅。从此以后,吴稚晖也基于此三点,不任任何官职。

·1946年,国民政府宣布结束训政,推行所谓“宪政”。在南京确立了《中华民国宪法》,随后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吴稚晖担任制宪代表主席,将《中华民国宪法》递交给蒋介石。这个历史时候所拍摄下的照片,至今仍然是台湾历史教科书里的重要图片。因此,很多台湾人对他的印象是“制宪领袖”。

·1949年,蒋介石派专机“美龄号”将吴稚晖从广州接到了台北。

·1953年,吴稚晖病重住院。根据好友李石曾在吴敬恒住院期间探望时写下的日记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

吴稚晖

吴稚晖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