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郑钦安简介

郑钦安简介

发布时间:2022-01-15
9人浏览
郑钦安(1824年-1911年),字钦安,即道光四年生、宣统三年卒,四川邛州人,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学医于一代通儒兼名医刘止唐先生。其学术上溯《周易》、《内经》,中得《伤寒》心法,下览历代医家著作,故医理医术造诣俱臻上乘。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传世。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郑钦安

别名:郑寿全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邛州

出生日期:1824

逝世日期:1911

职业:名医

信仰:道家医学

主要成就:《周易》《内经》

代表作品:《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人物生平

2

郑钦安(1824--1911),清代医家。名寿全。原籍安徽,其祖游宦四川,遂寓居邛崃。幼习经史,后从刘芷塘学医。道光中叶行医于成都。学本《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之奥旨,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精研《伤寒论》,谓六经辨证可愈外感,亦可治内伤。著《伤寒恒论》十卷(1869年),释方辨脉,颇切实际。又撰《医法圆通》四卷(1874年)、《医理真传》四卷(1869年),论乾坤坎离、五行、四诊、辨阳虚阴虚、杂病内外虚实及经方时方之要。弟子甚众,门人卢铸之,颇得其传。

学术思想

3

综述

郑寿全,字钦安,四川临邛(今邛崃市)人,清末名医,生于公元1824年,卒于公元1911年。早年师从刘芷塘习医,临证医术精湛,因善用桂、附等热药,被尊为“火神”,著有《医理真传》四卷、《伤寒恒论》十卷、《医法圆通》)四卷等三种医书刊行于市。郑钦安在学术思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创见,对我们的临床很有指导意义,故本文就其学术思想的特点进行探讨,以期达到为临床所借鉴的目的。

以阴阳为辨证总纲而强调阳主阴

从郑氏精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书,并在此基础上潜心钻研,悟出“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于是以病参就,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的道理(《医法圆通》),他认为“万病一阴阳耳”、“发病损伤各有不同,总以阴阳二字为主,阴盛则阳必衰,阳盛则阴必弱,不易之理也”(《医理真传》),这句话强调了阴阳辨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按定阴阳虚实,外感内伤治之,发无不中”,还再三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记载

4

在《医理真传》中又说:“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这些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在阳气中,郑氏又把肾中真阳看作人身阳气的根本。他将《周易》八卦运用于医学理论中,用坎离二卦代表心肾,并指出:“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诸书称为真阳”(《医理真传》),“凡人之身,皆赖一团真火”,认为“君火旺,心火始能旺,真火衰,心火亦衰”。以上这些都说明了肾中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而水火相交,阴阳升降的关键在于:人身坎中真阳之气能起真水上交于心,使人体阴阳气血升降的往来不息,达到人体生命的康健。

治疗以扶阳为主

由于郑氏极其重视人体阳气,并将很多疾病都视作阳虚来治疗,治病立法重在扶阳,所用之药多为大剂姜、桂、附等辛温之品,以温扶坎中之阳。郑氏认为阳虚证

展开阅读全文 ∨

郑钦安

郑钦安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