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旷伏兆简介

旷伏兆简介

发布时间:2022-01-19
76人浏览
旷伏兆(1914—1996),江西省永新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基本资料

1

姓名:旷伏兆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中国江西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96年

职业:军事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主要成就:金城战役

人物简介

2

旷伏兆(1914—1996),江西省永新县人。少时学徒做裁缝工人。1929年参加革命,曾任文雅乡工会委员,县模范团大队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第七十团班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卫生部政治指导员、第十七师新兵营营长、龙桑独立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山西省方山县委书记,山西战总会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

展开阅读全文 ∨

大事年表

3

1914年1月27日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文雅(今埠前)心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时到邻村裁缝店当学徒。1929年10月参加文雅乡工会,投身革命。先后任文雅乡工会委员、县模范团大队长。

1932年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6军团第18师卫生部、军团保卫局保卫队政治指导员,第17师连政治指导员、新兵营营长,龙桑独立团政治委员。参加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1937年1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

1937年7月后,历任中共山西省方山县委书记,山西省战地总动委会第2支队副支队长。

1939年1月任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警备旅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及冀中区“五一”反“扫荡”作战。

1943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在北平(今北京)、天津、保定地区领导抗日军民创造性地开展平原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灵活机

展开阅读全文 ∨

百团大战

4

大同解放后,二十兵团党委成员等在山西大同合影。前排左七为军政委旷伏兆,左八为二00师政委钟华农,二排左七为一九九师师长李水清。

华北地区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开始。警备旅奉命参加晋察冀部队组成的左纵队,担任对日军控制下的正太铁路的破袭,并阻击由石家庄出动的西援之敌。当时日军为了在华北的战争需要,掠夺物资,正加紧抢修石德铁路和沧石铁路,并大力维护滏阳河上运输,企图加速完成其所谓的“华北交通走廊”计划。旷伏兆与战友等研究决定,发展县区地方武装和民兵,在整个百团大战期间,对石德、沧石铁路进行了六十余次破袭,破坏铁路一百多公里,使日军在十一月底修通石德路的计划落空,缓阻了日军的侵略步伐。百团大战对日军的沉重打击,引起敌军的极大恐慌。他们加紧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对根据地进行反复扫荡、疯狂掠夺,实行“碉堡政策”,进行分割和“蚕食”,并推行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实行军事、政治、经济、交通、特务为

展开阅读全文 ∨

战场结缘

5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正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旷伏兆同几位团职干部主动请战,要求到前线去,中央军委批准了他们的请战要求。。旷伏兆被派往山西太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担任了中共方山县委书记,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权,扩大了统一战线,建立了人民武装,进行了减租减息等工作,推动了当地抗战形势的发展。

旷伏兆调任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委员,由冀中腹地开往太行山区。

战争是残酷的,爱情却是甜蜜的。驰骋冀中战场的旷伏兆和夫人许更生的爱情,就是在战争中产生,在战争中孕育并开花、结果的。

1938年8月,冀中军区在武强县北代村召开政工会议。会议期间,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仁槐、青年科长赵辛培和团长张庆泰牵线搭桥,旷伏兆认识了东北战地服务团的女战士许更生。当时许更生年仅十九岁,虽然旷伏兆比她大六岁,却以忠厚朴实的言谈和英气勃勃的气概深深吸引了她。旷伏兆也被许更生的温柔和美丽所打动,两人一见钟情。按照有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

地下长城

6

1940年8月开始的百团大战引起日军的极大恐慌,日军惊呼“损失巨大”、“对华北应有再认识”。1942年,随着正面战场的日益稳定,日军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规模越来越大。日军采取“铁壁合围”、“梳篦拉网”、“剔块清剿”,实行所谓的据点、碉堡、壕沟、修路、筑墙“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使大多数抗日政权被摧毁,大批的革命干部惨遭杀戮。一时间,“家家有哭声,无村不带孝”,平、津、保三角地带成了人间地狱。加上八路军战术战法和武器装备的落后,根据地军民常常在对日伪军的反“清剿”中处于不利的境地。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旷伏兆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任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第十军分区所辖的地域包括霸县、永清等几个日伪军经常“扫荡”的地带,因此,反“扫荡”的任务显得尤为艰巨。

在这个狭小的洞中,旷伏兆精神高度紧张,他手持短枪对准洞口,准备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与敌人同归于尽。好在敌人进村后,村党支部

展开阅读全文 ∨

并肩作战

7

1945年6月,第10军分区任命任子木到平南支队当参谋长。不久,在一次战斗中,任子木腹部受伤,被担架抬回到驻扎在渠沟镇的军分区司令部。夜幕降临后,刘秉彦和旷伏兆为了照顾受伤的任子木,3人同睡在一个炕上。早上,刘秉彦叫睡在身边的任子木起床,连叫了几声,不见答应,便伸手去摸。一摸,刘秉彦吓了一跳:任子木身子已冰凉了!看样子,他已牺牲很长时间了。因为战斗紧急,大家立即起床,将任子木遗体整理好后,很快就安葬了第二天。

任子木突然走了,大家的心情一时难以平静。夜静时,刘秉彦和旷伏兆的话题自然谈到这个问题。“我们两个人以后死了,一个埋在大清河岸,一个埋在永定河岸,仍然为三角地带的人民站岗。”刘秉彦非常了解旷伏兆的过去,更了解他此时的心情,便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

“那我们离得太远了。”旷伏兆露出了生死不离的表情,说,“如果我们要是在一个战役牺牲了,就同牺牲的指战员埋在一起,不要棺材,清风明月共一丘。”“

展开阅读全文 ∨

生死约定

8

1945年6月,第10军分区任命任子木到平南支队当参谋长。在一次战斗中,任子木腹部受伤,被抬回到驻扎在渠沟镇的军分区司令部。

安息当年战场

9

抗战胜利了,战斗却并未停息。刘秉彦和旷伏兆又走在了华北解放战场的最前线。由于工作关系,这对共事数年的搭档分开了。建国后,他们虽然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始终没有忘记当年战场上的约定,双方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96年6月4日,82岁高龄的旷伏兆将军在北京逝世。得知这一消息,81岁的刘秉彦老人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专程从石家庄赶到北京旷伏兆的家,按照两人生前之约,同旷伏兆的老伴许更生等人一起为他送行,将他的骨灰安葬在河北省雄县米家务(这是他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小学内的烈士陵园中,并专门栽种了一棵常青松!

个人荣誉

10

中将军衔

二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章

旷伏兆

旷伏兆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