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张謇简介

张謇简介

发布时间:2021-12-24
297人浏览
标签: 政治家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2015年4月18日,以我国近代著名状元实业家、教育家、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张謇命名的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科考母船“张謇”号开工建设。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张謇 zhāng jiǎn

别名:字季直,号啬庵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

出生日期:1853年7月1日

逝世日期:1926年8月24日(农历7月17日)

职业: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信仰:实业救国

主要成就:发展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 发展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将南通打造成中国近代第一城

代表作品:《张季子九录》、《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等

人物生平

2

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1853年7月1日)卯时,张謇在侨居地海门厅长乐镇(今海门区常乐镇)敦裕堂内出生,排行第四,其生母即为金氏夫人。张謇4岁时起,父亲张彭年开始教他学习《千字文》。到5岁,张謇已经可以完整无误地背诵《千字文》,于是父亲命他随三个兄长入私塾,从海门邱大璋先生读书,并为其取名吴起元。至10岁时,张謇已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等蒙学的基本书籍。12岁时,父亲张彭年自辟家塾,延请老家西亭镇宋效祁先生教授孩子。14岁时,因宋效祁病故,父亲命他背着书箱前往西亭,从宋效祁的从子宋琳读书。

同治七年(1868年),张謇准备考秀才,但是张家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也就是所谓的“冷籍”。按照当地的科举习俗,冷籍需要多付出报考费。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老师宋琳安排,结识了邻近如皋县的张驹。张驹同意张謇冒充他的孙子,以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影响

3

甲午战争后,张謇弃政从商,他鲜明地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他从筹办南通大生纱厂始,陆续兴办了数十个企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实业家。其“实业救国”包含以下几点重要内容:

第一,张謇认为经济才是根本。

第二,张謇是一位坚决的重工主义者。他很重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第三,张謇鼓吹“棉铁主义”,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产业政策。“棉铁主义”的产业政策是既可以解决对外贸易逆差问题,又切合时宜的工业化路线。西方第一次工业化是从轻工业(以纺织工业为主)开始的;后来苏联反其道而行之,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张謇高明之处在于没有照抄照搬洋人的办法,而是实行符合国情及19世纪末世界潮流的轻重工业并举的“棉铁政策”。

第四,张謇善于利用多年从政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力争官方支持,发展民间资本。例如,张謇同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之洞的特殊关系,对于他投身实业、创办大生纱厂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张謇在光绪三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评价

4

《通海新报》(1926年8月25日):张啬公先生道高望重,举世钦崇,其尽瘁地方自治事业,维护东南安宁,嘉惠通邑人士及苏省各县者,实足令人铭感无已。

时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和江苏省省长陈陶遗联名电文:硕学巍名,文孚特望。甲午而后,力图自强,孜孜以提倡实业、教育为职志,在籍创办各工厂、公司暨各专门学校,逐年推广,成绩昭然。厥后办理地方自治及各公共事业,尤能尽心规画,卓著劳勋。综其生平事迹,实足上裨国家,下益社会;东南耆旧,无与伦比。

民国政府《大总统令国务院摄行》:前农商总长张謇,耆年硕德,体国忠诚,位望崇隆,邦人所重。民国肇造、于建设因革诸大端多所赞助。嗣后总筦农商及督办水利、导淮、商埠各事宜筹画经营,效绩昭著。比年引退,尤复振兴实业,造福邦家。

近现代思想家胡适: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5

顾延卿是如皋顾家埭人,和张謇是同科秀才,结成了知已朋友。在张謇遭到张驹软禁时,他很是愤慨,认为“张謇借藉应试,本属无奈,怎能让小人贪财借题发挥断送英才呢?”顾延卿从家中凑足银两,到县里四处奔走,疏通了学官,在县衙上下打点,官员们都知道张驹告状细底,又受了顾延卿的疏通,都同情张謇,默许张謇逃出学宫,知县也不予追究。张謇逃离如皋直奔顾家埭,顾延卿派人在路上接他。两人相见感慨万分,张謇当场写了一付对联。“半世仇人张世德,一生知己顾延卿”。此联知者甚众,以后在顾延卿的帮助下,张謇入了通州藉,中了举人,最后中了状元。

光绪十一年(1885年),张謇终于在乡试中考中了第二名举人。此后张謇开始参加礼部会试,向科举的最高阶段进发。很富戏剧性的是,当时翁同龢、潘祖荫等“清流”党人对他着力延揽,在礼部会试中暗中识别他的卷子,结果却连着三次误认了别人的卷子,将别人取中。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謇参加会试,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人际关系

6

张謇家祖籍江苏常熟,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张謇的祖先从常熟土竹山渡江迁移到通州金沙场,定居在后来叫“三姓街”的地方,世代业农。到了清乾隆年间,原住在石港的张謇高祖张元臣(字西园)携子张文奎等迁到金沙东五里庙河南瞿家园。嘉庆元年(1796年),张文奎去世,其三子张朝彦的两个哥哥都已离家,张朝彦与母亲在一起生活。在张朝彦16岁那年,其母亲暴病身亡。张朝彦因被骗入赌场而输光了家产,流落到金沙镇,被在金沙场开瓷器店兼卖杂货的吴圣揆招赘为婿,张朝彦生子张彭年。嘉庆中叶,张朝彦携妻儿家小迁往西亭镇。同时,吴圣揆夫妇迁到海门常乐经商兼务农。道光年间,张彭年娶金氏为二房。不久以后,张彭年奉父张朝彦之命离开西亭,侨寓海门,在常乐镇长住下来,以孝奉母家,照顾外祖母殷氏。

父亲

张彭年(1818年—1894年10月15日),字润之。

母亲

金氏,张彭年于道光年间娶的二房。

哥哥

张誉,原名长源,张彭年长房葛氏所生。

张謩,原名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纪念

7

张謇墓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啬园内,墓地是他生前选定的,当时他还为墓门预作过一副对联: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1926年8月24日,张謇病逝于濠南别业,同年11月1日安置于此。随葬品很简单,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1930年4月,墓前增立张謇身着西服大衣、手持文卷的青铜立像。张謇墓园一直由张氏家人管理。1956年,张謇墓园交由国家管理,1958年5月由张氏家属提议改名为“南郊公园”。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同年8月24日,张謇墓及铜像被红卫兵当做“四旧”砸毁。1983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在原地重建了张謇墓。1985年8月8日,复立张謇铜像,并改称“啬园”。

2013年7月2日,南通市文广新局,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博物苑、市文博协会、市集邮协会等在南通博物苑内,举办“纪念张謇诞辰160周年特展”开幕式暨“张謇个性化邮票”首发活动,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

张謇

张謇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