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姜春华简介

姜春华简介

发布时间:2022-01-31
43人浏览
标签: 中医学家
姜春华(1908~1992年),字秋实,汉族,江苏南通县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奠基人。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疗效卓著。先生自幼从父青云公习医,18岁到沪悬壶,复从陆渊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声医林,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还受聘为《华西医药》、《北京中医杂志》、《广东医药旬刊》、《国医砥柱》等杂志的特约编辑。60年代初即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主张,治学勤奋,勇于探索,曾提出“截断扭转”独创性的临床治疗观点。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姜春华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08年8月

逝世日期:1992年3月

职业:医生 中医学家

代表作品:《中医生理学》 、 《中医诊断学》和《中医病理学》

籍贯:中国江苏

人物简历

2

1908年8月 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

1923年 起从父学习中医。

1925年毕业于南通职业学校。

1926—1932年 在上海边行医边自学。

1932年 起从师陆渊雷学习中医。

1937—1948年 在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任教。

1954—1992年 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内科医院(今华山医院)任中医科主任兼第一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

1972年 任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

1992年3月 病逝于上海。

生平概况

3

姜春华,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其父姜青云儒而兼医,除诊病外终日手不释卷,甚望儿辈绍继其业。姜春华自幼喜爱书画,他虽在15岁上考入南通职业学校,但在学习之余仍用心临摹碑帖画谱。曾拜书法家李梅清(清道人)学生王圣华为师,专攻北魏体。而后,王圣华却劝他,为了为人民解除病痛,并解决生计,还是继承家学,做一名医生为好。姜春华听从了老师的规劝,决定割爱书画,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在严父的教导下,姜春华学习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以及诗词歌赋,在古文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又熟读了《四言脉诀》、《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医家必读的启蒙书和《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在学习医书的同时,常随父侍诊,耳濡目染,取得了不少治病经验。他在年轻时读书喜欢独立思考,不是“纯信”,而是“索疑”,身边备有一本簿子,题为“医林呓语”,专门摘录医书中不切实际的记载。如一本书中说有人患病,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

肝病专家

4

肝硬化腹水就是中医的臌胀病。因病属晚期,用药棘手,很难治愈。50年代初患肝硬化腹水病人较多,西医亦无特效办法。姜春华立志向这种顽疾发起进攻。在他的要求下,医院专为他增设了14张床位,并安排西医大学毕业的沈自尹医师协助,同时跟随他学习中医。以往中医治疗肝病多以理气为主,一般认为,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病人慎用攻泻,因为容易造成肝昏迷。但姜春华认为:中医所说的肝具有藏血和主疏泄的功能,肝脏血瘀气滞影响肝藏血和疏泄功能,故肝病之治不论是急性肝炎的肝肿大,还是慢性肝炎的肝硬化,均可选用活血化瘀为主的方法治疗。

对于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也要因人而异,由于病人体质病情各有不同,若临诊遇患者舌苔厚,脉有力,体质较强,有可攻之证,若不急先解决越来越多的腹水就会危及生命。因此,他常果断采用大剂量逐水药,急病急攻,腹水退了再扶正固本,调理肝脾。他根据张仲景“下瘀血汤”、“十枣汤”之意,以活血化瘀为主,自拟了“软肝汤”和“加

展开阅读全文 ∨

辨病辨证

5

姜春华在60年代初就已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理论,认为:“既要为病寻药,又不废辨证论治,为医者须识病辨证,才能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曾举例说,有些病,证好了,但病未愈,而又无证可辨,如慢性肾炎常可见到诸证皆愈而化验蛋白尿没有消失,就不能解决问题。再有冠心病患者,医生了解此病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又结合证之阴虚,加以病证同治,常能提高疗效。因此,他主张,首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千万不能丢,否则将失掉中医的精神,这是肯定的;但为病寻药,专病专方专药也有其必要,二者不可偏废。正如《养生论》所指出的:“病有内异外同,外异内同”。单凭症状表现不足以看透疾病的本质,你所指的异病,可能其实是同病;而你所说的同病,也有可能却是异病。辨病可借助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以弥补中医诊断之所不及。只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能明确诊断,使辨证切合病情,用药针对病源。

几十年来,

展开阅读全文 ∨

“截断扭转”

6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所谓“新”,势必或有异于前,或有悖于众说。姜春华勤思索,敢创新,他从中医传统理论和治病经验中得到启发,于70年代初首先提出在辨病辨证基础上应掌握“截断扭转”方药的学术观点。他认为,外邪侵入人体后,如果不迅速祛除,则邪逐步深入,侵犯重要脏器,病情愈益复杂。应采取“迎面击之”之法,截病于初。他根据温病的病原特异性是以热毒为主的特点,结合吴又可《温疫论》“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以及刘松峰《松峰说疫》“真知其邪在某处,单刀直入批隙导窾”的截断病源之说,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和截断病源辨病用药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倡“重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泄下”、“不失时机地清营凉血”,认为对于温病(泛指各种传染病),必须抓住早期治疗,不必因循等待,必要时可以早期截断卫→气→营→血的传变。

实践证明,姜春华在温病治疗提倡“截断扭转”的三大法宝,即重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泄下,及时凉血破瘀,能明显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

著述与硕果

7

姜春华在人才荟萃、医家云集的上海医科大学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他深深体会到,作为西医名牌大学的中医教授,要善于与西医教授共事,注意发挥西医之长,在继承发掘整理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医,参与和指导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多出成果,取得突破。这是发展中医的历史重任。作为一名老中医,他不愿做被传统观念束缚、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所谓“纯中医”,更不屑当以肤浅的“中西合璧”应付临床的所谓“新中医”,而是向往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讲究实效的“走样中医”。他常说:“中医要走样,不走样就不能进步,中医只有不断进步才有前途”。他认为,治病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理法,要敢于创理外之理,法外之法,如果古人不创新,永远停留在张仲景时代,则中医学亦无如此丰富的内容了。

几十年来,他身体力行,勇于开拓,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现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从6

展开阅读全文 ∨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

8

姜春华,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籍贯湖南桃江,1981年4月参加工作,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

1978.04--1981.04益阳卫校医士班毕业

1981.04--1986.08桃江县卫生局办事员

1986.08--1989.09桃江县人事局办事员

1989.09--1993.07湖南省人事厅调配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干部

1993.07--1994.08湖南省人事厅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副科级干部

1994.08--1996.05湖南省人事厅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1996.05--1997.04湖南省人事厅办公室主任科员

1997.04--2000.10湖南省人事厅办公室副主任

2000.10--2003.07湖南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处长

2003.07--2010.10湖南省人事厅办公室主任

2010.10--2011.07湖南省公务员局副局长

2011.07--201

展开阅读全文 ∨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