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郑伯奇简介

郑伯奇简介

发布时间:2022-02-04
10人浏览
郑伯奇(1895.6.11一1979.1.25)原名郑隆谨,字伯奇。陕西长安人。1910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17年赴日本先后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帝国大学。1920年在《少年中国》1卷9期发表第一首诗作《别后》。次年加入创造社。1926年毕业回国,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解放后,历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文联副主席、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并写作评论和回忆录。其中回忆创造社的文章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后结集为《忆创造社及其他》。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郑伯奇

别名:郑隆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长安

出生日期:1895年6月11日

逝世日期:1979年1月25日

职业:电影剧作家、文艺理论家

毕业院校:京都帝国大学

主要成就: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

代表作品:《泰山鸿毛》《华山艳史》《女儿经》《到西北去》等

性别:男

个人简介

2

郑伯奇(1895.06.11~1979.01.25),原名郑隆谨,字伯奇,笔名东山、虚舟、何大白、方钧、郑君平、席耐芳、华尚文、乐游等。1895年农历五月十九日生,陕西省长安县瓜洲堡村人。中国电影剧作家、小说家、文艺理论家,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幼年家贫,小学毕业后考入陕西省会农业学堂;15岁加入同盟会,16岁参加辛亥革命。其后以公费入南京民国大学政治专修科,后转上海震旦大学初级预备班读书。1917年去日本,先后就学于第一高等学校(东京)留学生预备班、第三高等学校(京都)、京都帝国大学。1921年在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发起成立创造社。1926年回国,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并在黄埔军官学校任政治教官兼入伍生部政治教官。1927年在上海从事革命文艺工作。1929年,与夏衍、阿英、沈西苓、冯乃超等发起成立上海艺术剧社,并任社长。1930年2月,当选为左翼作家联盟常务理事,同年参加左翼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履历

3

原名郑隆谨,字伯奇,1895年生于西安长安,幼年家贫。15岁加入中国同盟会,一年后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赴日本先后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帝国大学。1919年参加同盟会,1920年在《少年中国》1卷9期发表第一首诗作《别后》。次年加入创造社。1926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哲学科。同年回国,执教于广州中山大学,兼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7年,他来到上海,开始从事文艺工作,主编或参与编辑的刊物有“创造月刊”、“北斗”、“新小说”等。

主要成就

4

郑伯奇是创造社的元老、左联领导人之一,留日期间,他发起成立了创造社,后又在上海发起并筹办左联作家联盟。1944年,郑伯奇出任陕西省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主任,成为今天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首任系主任,也是该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奠基人。正如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任晓伟所说,郑伯奇先生的一生身处跌宕而充满历史剧变的环境中,既参加过旧民主主义革命,又大力推进了五四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和新中国文学的建设和发展。

历史回顾

5

胡宗南撤离西安的前三天,曾派专人去甜水井郑伯奇家,通知郑先生准备跟胡一起走。郑伯奇生性内向,既不敢公然抗争,又不甘心做蒋王朝的殉葬品,更何况其时郑夫人朱文敏健在,身边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抛弃妻小儿女之事,实郑先生所不为,于是采取迂回战术。夫人朱文敏对我说:“郑先生装做会亲友的样子,白天躲在外,夜晚回来。”倘昼夜匿踪激怒胡宗南,后果堪虞。感谢上苍,解放军进军神速,胡宗南仓皇逃窜,没来得及逼胁先生,先生始幸免于劫难。

先生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就读时,写过小说《最初之课》展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大学毕业归国,正值上海白色恐怖时期,先生代郭沫若主持创造社工作数年,主编该社杂志。郑伯奇年轻时血气方刚,20年代在上海写过题为《抗争》的作品,小说集《打火机》的第一篇小说《香港一夜》,写中国妇女之命运,情真意切,全篇贯注爱国深情,对青年喻以爱国之理,口言笔论,更是终生不渝。郑伯奇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委,为促成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纪念

6

2019年12月14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联合《新文学史料》杂志社隆重举行了“创造人生——纪念郑伯奇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座谈会,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郑伯奇先生的女儿郑敏教授,郑伯奇的学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马家骏先生和榆林学院郭冰庐教授也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郑伯奇平时衣冠楚楚,极爱整洁。40年代李尤白在西安街头路遇先生,先生长发不修,胡髭不刮,时值老父初丧,故而郁郁寡欢,神志沮丧。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郑伯奇先生。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