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鲍文奎简介

鲍文奎简介

发布时间:2022-02-06
40人浏览
鲍文奎(1916.5.8—1995.9.15),男,浙江宁波人,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1939 年7 月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7年至1950 年留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生物系,获博士学位。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鲍文奎首创用“中国黑”等小麦品种作为桥梁品种选育小黑麦原始品系的方法,育成 “小黑麦2号”、“小黑麦3号”,第二代矮秆八倍体小黑麦品种“劲松5号”和“劲松49号”。1978 年,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 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鲍文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鄞县

出生日期:1916年5月8日

逝世日期:1995年9月15日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

主要成就:创造出亩产千斤的高产品种。

代表作品:《肥料对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学位:博士

曾任职务: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

人物生平

2

鲍文奎研究遗传学的主要兴趣是在应用方面。他最关心的问题是遗传学的最新发展对植物育种究竟能提供什么帮助。他在中国国内进行小麦、粟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期间,对木原均的植物染色体组分析、植物界中异源多倍体的发生规律和多倍体的突然形成等问题,已经引起注意和兴趣。他想利用已知的植物多倍体发生规律开展多倍体育种。他认为,这类研究不但设备要求简单,而且还是一个尚待开拓的育种新领域,在国内完全有可能做得同国外一样好。

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50年初,鲍文奎预计进修将在夏天结束,就预订了回国船票,并购买一些开展这项研究所必需的器材和药品,如紫外光管、X光管、秋水仙素等,准备回国后立即开展工作。同年6月,他未参加领授博士学位的毕业典礼,而是到芝加哥参加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留美分会的年会。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号召留美同学回祖国参加建设。9月,鲍文奎与赵忠尧、沈善炯、罗时钧等一道搭乘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回国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成就

3

科研综述

1950年底,鲍文奎回到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之后,向所领导谈了拟进行多倍体育种研究的设想,获得同意,并拨给稻谷8万斤作为筹建实验室的经费。同时分配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严育瑞作助手,谷类作物多倍体实验室很快筹建起来。他选用四种谷类作物作为研究对象。这四种谷物代表多倍体的四种类型,大麦代表自交的同源四倍体,黑麦代表异交的同源四倍体,水稻代表籼粳亚种间的同源四倍体,八倍体小黑麦代表典型的异源多倍体。当时仅有的一个多倍体材料是李竞雄1939年用大谷黑麦经秋水仙素处理而得的同源四倍体,其余3种作物的人工多倍体都是以后逐步制造出来的。

工作初始阶段,多倍体方面的工作量不大,实验室3个技术人员,尚有充裕时间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因此,鲍文奎就配合作物灌水和丰产栽培中对合理施肥问题开展了小麦、油菜需水量试验和肥料对稻、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等试验。1953年,鲍文奎任食粮组副主任。

鲍文奎的科研重点始终放在谷类作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4

鲍文奎先后担任了中国遗传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第七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农牧渔业部科技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人物评价

5

两眼炯炯有光,一副聪明相,是有天才的人,他对于数学有高深的造诣,不大爱说话,晚上9时至10时,拉拉土制的小提琴,等试验室人群散尽后,他就关起门来,开始念书,念到黎明时才睡。午前10时许起床,白天做些比较不用脑子的事。他读书是无所不读,真是博览群书。(李先闻评)

正直、爱国、勤奋、善于思考,是他的为人品格;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探索科学真理,是他的职业精神。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我国植物多倍体遗传和育种研究,他将更多更好的优良品种留给后人。鲍文奎正直、爱国、勤奋好学并善于思考的为人品格,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探索科学真理的职业精神,将永远鼓舞、激励后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评)

鲍文奎数十年如一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拼博精神,在开拓我国植物多倍体遗传育种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结实率、饱满度等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使四倍体水稻和八倍体小黑麦的科研工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出色成

展开阅读全文 ∨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