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刘永芳简介

刘永芳简介

发布时间:2022-02-15
32人浏览
刘永芳,男,1964年1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河南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该校任教。1992年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攻读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期间于2001.2-2002.2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柏林“Max Planck人类发展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2002年8月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工作。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刘永芳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4年1月

职业:教师

学历:教育学学士学位

性别:男

人物经历

2

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河南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该校任教。1992年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攻读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期间于2001.2-2002.2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柏林“MaxPlanck人类发展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2002年8月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与社会服务。

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行为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

上海市心理学会应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向

3

主要研究领域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归因理论及其应用。近期特别关注自我-他人决策差异问题,发现不仅在自我决策与预期他人和为他人决策之间存在风险偏好的差异,而且在预期他人决策和为他人决策之间也存在风险偏好的差异。个体的情绪状态、自尊水平及任务的得失框架、风险概率和后果的严重性均影响此种差异的方向和性质,认为心理距离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重要原因,似乎可以将自我决策、为他人决策和预期他人决策三种情况按照心理距离放在一个量尺上来度量,以说明三种情况下风险偏好的差异。正在尝试采用行为行为实验方法和认知神经手段,从操纵决策任务特征、决策者个体特征及他人特征到操纵心理距离,在冒险行为、心理机制和脑机制三个水平上深入揭示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本质。

主要课程

4

本科生课程:现代西方心理学史

研究生课程:归因理论及其应用、决策心理学、人格评价、经济心理学专题、管理心理学专题

主要贡献

5

1.不确定条件下的归因决策:潜在机制、支持系统及干预方案(05JAXLX007),4万元,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2.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员工组织公平感研究:归因的视角(07BSH05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3.非常规突发事件动态应急群决策网络理论与方法:面向多网耦合的情景-权变范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90924004),35万元,子项目负责人

4.双系统决策模型的验证及各系统的激活因子和适用范围,20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1.段婧,刘永芳,何琪.(2012).决策者角色及相关变量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心理学报,44,(3):369−376

2.刘永芳,苏丽娜,王怀勇.(2011).女性择偶决策的线索偏好及信息加工方式.心理学报,Vol.43,No.1,21−29

3.刘永芳,毕玉芳,王怀勇.(2010).情绪和任务框架对自我和预期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心理学报,Vo

展开阅读全文 ∨

获奖记录

6

1.《归因理论及其应用》‚获山东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9)

2.《归因理论及其应用》‚获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999)

3.《教育心理学》‚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

4.被中国心理学会遴选为资助参加“第27界国际心理学大会”(斯德哥尔摩)的10名中国青年心理学家之一‚并获大会组委会全额资助(2000)

5.获德国“MaxPlanck协会”奖学金赴柏林“Maxplanck人类发展研究所”合作研究一年(2001)

6.获德国“MaxPlanck协会”奖学金赴柏林“MaxPlanck人类发展研究所”合作研究三个月(2005)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