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李渔简介

李渔简介

发布时间:2021-12-26
142人浏览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李渔

别名:李仙侣、李谪凡、李笠翁、觉世稗官、笠道人、湖上笠翁

国籍:中国 明朝~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直隶雉皋

出生日期:公元1611年9月13日(旧历八月初七)

逝世日期:公元1680年2月12日(旧历正月十三)

职业:戏剧家、文学家、艺术家、美学家、建筑家

信仰:佛、儒、道

主要成就:“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

代表作品:《闲情偶寄》《无声戏》《十二楼》《笠翁十种曲》《笠翁对韵》《肉蒲团》

籍贯:金华市兰溪市

人物生平

2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初七,李渔出生于长江出海口北岸的如皋。李渔的父亲李如松和伯父李如椿都是在如皋经营中草药的商人。李渔在《与李雨商荆州太守》书中云:“渔虽浙籍,生于雉皋,是同姓而兼桑梓者也。”

李渔自幼聪颖,襁褓识字,“四书”“五经”过目不忘,总角之年便能赋诗作文,下笔千言。他每年在自家后院的梧桐树上刻诗一首,以警戒自己不要虚度年华。李渔母亲为了让儿子能静心攻读,光宗耀祖,学“孟母三迁”,将李渔安排到李堡镇上的一座“老鹳楼”里读书。

崇祯二年(1629年),李渔父亲病逝于如皋,十九岁的李渔在如皋守孝三年。

崇祯六年(1633年),二十三岁的李渔扶父亲灵柩回原籍兰溪入祖坟。同年,娶生塘徐村(今属水亭乡)徐氏女为妻,并白头偕老。李渔多次出游,都靠她主持家政有方,得无后顾之忧。李渔在其作品中亲切地叫她“山妻”。

崇祯八年(1635年),李渔去金华参加童子试,成为五经童子。首战告捷,使李渔尝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影响

3

李渔在戏曲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清代的李渔绝对应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创作不少深受观众欢迎的剧作之外,李渔还有足以名垂青史的理论巨著《闲情偶寄》。虽然《闲情偶寄》中的很多理论主张并非是他的首创,但能如此系统地将此前各种零散观点归结成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说明李渔的确可以被称为”理论的巨人“。

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除了一些零碎的曲话,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闲情偶寄》中。

康熙十年(1671年),《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

《闲情偶寄》的《词曲部》谈论戏剧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演习部》谈论选剧、变调、授曲、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评价

4

光绪《兰溪县志》:“最著者词曲,其意中亦无所谓高则诚、王实甫也。有《十种曲》盛行于世。当时李卓吾、陈仲醇名最噪,得笠翁为三矣。”

余怀:“白香山道风雅量,为世所软,而谢好、陈结、紫、菱角,惊破霓裳羽衣之曲刑部侍时,得域获之习管弦歌者指百以归。苏文忠秉心刚正,不立异,不诡随,而琴操、朝云、璃头、尾,有每闻清歌辄唤何之。师昌黎开云驱鸲,师表朝廷,而每当赛客之会,集出二女合弹志琶………今李子以雅淡之オ,巧妙之思,经营修淡,缔造周详,即经国之大业,何速不在是,而岂破道之小言也哉?”

虞威玄洲氏:”见其妻要和谐,皆幸得御夫子,虽长贫,不怨。不作《白头吟》,另具红拂眼,是两贤不但相怜,而直相与怜李昭者也。”(《怜香伴·序》)

林语堂:“在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导引。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5

根据汉族丧葬风俗,人死后某日灵魂回家,这个日子需请和尚掐算,这天晚上全家人都得回避,称“回煞”,如皋称“回家”。李渔十九岁时,父亲去世后“回煞”,这天晚上李渔却坚决拒绝回避,他一个人端坐中堂,迎接父亲灵魂“回家”。灯光摇曳下,李渔泪眼模糊地背诵着《诗经·小雅·蓼莪》。他还高声朗诵《大戴礼记》,读得泪流满面。他日后还撰文《回煞辩》,对这种地方陋习给予了猛烈的抨击。

后来李渔迁回杭州,芥子园屡换主人,但一直保持李渔优良的经营作风,成为清代著名的百年老店之一。书以人传,店以人名,随着岁月流逝,芥子园虽数易其主,但芥子园书铺仍然在不断营运,有资料表明,直至清咸丰七年(1857年),芥子园还刊印过《情梦柝》等小说。可以说,芥子园书铺不仅是清代为数极少的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老店,也是中国出版史上为数不多的历史悠久的“百年书铺”。

李渔心怀两个愿望,一是早生儿子,二是创办家班。五十得子使他满足了前一愿望,而后一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纪念

6

如皋李渔铜像坐落在江苏省如皋市如皋大剧院广场前。此为全身站立像,底座高2米,像身高5.58米。这是长寿之乡如皋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李渔纪念馆位于江苏如皋迎春桥东河边南首。2009年9月29日开放,自建馆以来,一直向观众免费开放,年均接待游客4万人次,涵盖了专家学者、普通市民、在校学生等各类人群。

李渔坝原名石坪坝,位于兰溪市孟湖乡夏李村下畈。李渔有一段时间,在家乡夏李村做“识字农”,担任过“祠堂总理”,倡议兴建了四处石坝,连接附近的二条溪流,开凿了三条堰坑,总长六华里余,环绕全村,使周围上万亩良田得到“自流灌溉”,大大方便了村民的饮水,用水。《光绪兰溪县志》:“昔渔尝于夏李村间凿沟引水,环绕里址,至今大得其水利。”《龙门李氏宗谱》对“文学笠翁公”此举也大加赞赏。后人把其中最主要的一处“石坪坝”称作“李渔坝”,以作纪念。该坝长约9.7米,宽1.6米,高3米.坝底有一石孔,设计机巧。

李渔

李渔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