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杨允奎简介

杨允奎简介

发布时间:2022-02-23
32人浏览
标签: 农业教育家
杨允奎,农业教育家和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的开拓者。他倡导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上应用,并提出简化双列杂交配合力估算方法;执教30载,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杨允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安岳县姚市乡杨家林村(现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尖山村)

出生日期:1902年11月13日

逝世日期:1970年9月14日

职业:农业教育家和作物遗传育种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主要成就:我国作物数量遗传学科的拓荒者 简化配合力估算法 实现玉米三系配套 开展遗传育种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代表作品:《数量遗传与育种》、《小麦杂种性状之遗传研究》

字:星曙

人物生平

2

1902年11月13日,生于四川省安岳县姚市乡杨家林村;杨允奎自幼勤奋好学,小学、中学成绩优异。

1914年至1921年,在安岳县姚市乡小学高小、安岳中学读书。

1921年,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

1928年,获庚子赔款资助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1933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应聘任河北省立农学院教授。

1935年,受任鸿隽之聘任国立四川大学农艺系教授至1937年。

1936年,应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卢作孚之请,创办四川省省稻麦试验场,任场长,不久该场易名为四川省稻麦改进所,任所长。

1938年,该所并入新组建的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他任副所长。

1941年初,因经费匮乏,人际倾轧,难以开展工作,他辞职在家养病;年末病情好转后又回四川大学农艺系任教并兼系主任,主讲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生物统计学及田间设计等课程,同时开展了玉米、小麦、豌豆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科研综述

1936年,杨允奎在主持四川省稻麦改进所工作期间,开展了遗传育种研究。他根据1935年返川后的实际考察,发表了《四川省稻麦改进之途径》的文章。此后,在全国稻麦改进所资助下,在四川盆地组织了大规模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普查,根据52个县的普查结果,汇编成《四川水稻品种检定调查初步报告》,分上、中、下三篇。与此同时还对小麦、玉米、豌豆、油菜等大田作物的地方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1938年在其学生、助手张连桂的合作下,撰写了《玉蜀黍农家品种改良及推广纲要之刍议》一文,论述了四川玉米农家品种适应性及其利用前景,并提出适应当时盆地间、套、连作的育种目标,即早熟、大粒和抗倒伏。这些基本情况的调查为后来开展玉米育种和栽培研究奠定了基础。

杨允奎注意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研究与应用。1936年,他从美国农业部B·Y·莫里森(Morrison)教授那里得到一批原产路易斯安那州、得克萨斯州的优良玉米品种,如“可利”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4

杨允奎曾任第一、二届四川省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科协副主席,省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理事,四川省农业科技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人物生活

5

为政清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虽肩负四川省农业厅厅长、省农科院院长、四川农学院院长三大重任,依然过着“粗茶淡饭布衣裳”的生活,没有官架子,保持着人民干部的公仆本色。他十分关注对现实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和传统农业技术的科学总结。在1957—1962年间,曾亲自撰写发表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文章,如《关于小麦、水稻的密植与施肥》、《增加夏熟作物的比重》、《论四川省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的基本目标》、《论四川省粮食作物传统栽培经验对自然条件之适应》等,对克服“大跃进”期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盲目性,调整作物生产结构,端正作物育种方向,正确评价和利用地方品种,合理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等方面,都起了直接指导作用。作为领导干部,他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唯恐有渎职守,尤其在任用干部和延聘教师上,始终坚持德才兼备标准,从不徇私情。一位与他过从甚密,私交很深,从事工作多年的学生,在患病时,他与夫人曾深夜掌灯在田野中为之寻采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6

毋庸置疑的是,四川作为全面抗战时期对前线输送粮食数量最多的省份,恰是源自于杨允奎、杨开渠等为代表的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等机构的农业科研人员,在抗战时期“打通一条血路”的努力工作。正是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各守其道而殚精竭虑,以教民稼穑之术换来四川粮食增产,才确保了中华民族在日寇铁蹄入侵之际能够有充分的底气与敌周旋决战,直至最后胜利。(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评)

他是中国数量遗传育种的拓荒者,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的开拓者,另外他也是四川杂交小麦的奠基人之一,对豌豆的遗传育种也颇有研究。(四川农业大学评)

杨允奎教授是我省农业科教界的泰斗,科教兴国的先驱。领导我院26年之久,他领导下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他培养的人才桃李满天下,他对四川农业生产、农业教育和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开创精神、学术思想和道德情操与世长存。他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我们做事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影响

7

川农大精神

四川农业大学在雅安独立建校以来的第一任院长杨开渠、第二任院长杨允奎和第三任院长杨凤——“三杨”为代表的数代川农大人的薪火传承和实践升华逐渐形成“川农大精神”。他们长期把兴农报国作为第一选择,而不把物质享受放在第一位。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代代川农大人,不仅仅是教师和科研人员,也包括管理岗位和后勤战线的广大职工,满怀振兴中华之志,团结拼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默默耕耘在农业科教第一线,才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支援抗战

1936年,杨开渠提出在川省试植双季稻的计划后,杨允奎佩服他的真知灼见,便提请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院务讨论,由时任院长曾省拍板决定开展在川双季稻栽培试验。该计划获得时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的大力支持,在杨允奎及杨开渠的带领研究下,四川双季稻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并获得了大面积推广。杨允奎当时主持四川农业改进所,同时又在国

展开阅读全文 ∨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