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人百科>黄瑞采简介

黄瑞采简介

发布时间:2022-02-23
25人浏览
标签: 农业教育家
黄瑞采,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60余年,编写了大量教材,培养了大批土壤科技人才。在土壤地理、土壤发生分类、土壤微形态和农田生态特别在变性土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黄瑞采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907年3月10日

毕业院校: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农学院

性别:男

生平简介

2

黄瑞采,原籍湖南省长沙市,1907年3月10日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1914—1923年在南京第四师范附小、金陵小学和金陵中学学习。青少年时代的黄瑞采家境清寒,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23年因学制调整,转入南通七中,192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金陵大学,攻读水土保持学科。他学习勤奋,每年均获奖学金。大学期间,适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黄瑞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同学共同创办了“中华自强学会”。1925年,为声援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黄瑞采离开金陵大学转入东南大学农学院继续学习。 1926年,黄瑞采前往广东汕头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历任文书、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国共分裂后,大革命的失败和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使他深感要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必须弘扬科学,走“科学救国”之路。1927年秋,他再次进入金陵大学农学院,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

展开阅读全文 ∨

教学成就

3

黄瑞采从事土壤学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年,先后发表专著、论文70余篇,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土壤学专门人才。他先后讲授过水土保持学、气象学、土壤学、肥料学、土壤地理学等12门课程,亲自编写出土壤学、区域士壤学等7种教材。1984年他已高龄,在冠心病经常复发的情况下,仍亲自给全系研究生开设高级土壤学,并自编教材主讲土壤发生分类学。在教学过程中,对每节课都认真备课,拟订教案,并亲自绘制教学图表。他讲授课程能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50年代时,全国缺乏统一的土壤学教材,黄瑞采勇挑重担,经过2年的努力,于1958年编写出版了《土壤学——土壤学基础及土类各论》。该书受到土壤学界的普遍重视和好评,成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1982年,黄瑞采组织一批专家、教师,翻译出版了《土壤的本质与性状》一书,为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和科技人员提供了一本内容丰富,能反映当代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水平的参考书

展开阅读全文 ∨

治学态度

4

黄瑞采治学严谨,在编写和编译专著时,总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他博览群书、文献和资料,反复考证,去粗存精,写成之后还要逐句逐字推敲,甚至亲自抄写和校对。审阅论文,除仔细阅读、严格把关以外,对有疑问的个别词句和数据,亲自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进行验证,甚至请教有关学科专家。这就是他的论著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的原因所在。

土壤研究

5

(Vertisol)是美国土壤系统分类(1975年)正式提出来的。由于这种土壤的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在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下有异常显著的膨胀与收缩现象,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工程和管理。197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编制的世界土壤图上,将我国鄱阳湖、洞庭湖等地区的某些低地土壤划为变性土。黄瑞采根据多年积累的渊博知识发现图中有关中国变性土的地理分布有问题,并认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的划分,应当尊重我国的意见。当时国内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需要提出自己的见解,1979年,黄瑞采在国内率先发起开展变性土的研究工作。同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土壤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黄瑞采发表了《淮北老黑土与美国腐殖质黑粘土的比较》论文,首次在国内提出砂姜土是变性土的观点。并于80年代初,先后在南京召开的国际水稻土会议和在印度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上

展开阅读全文 ∨

患病学习

6

1984年夏,去东北哈尔滨参加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术会议和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分类学术讨论会后,由于旅途疲劳导致冠心病复发,虽经治疗,但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85年4月再次住进医院。在医院,危险期一过,他就着手工作。白天查阅文献,修改研究生论文,审阅稿件。晚上为了不影响同室病人的休息,竟躲进病房内不足4平方米的卫生间里继续看书。他总是这样自觉地忘我工作和学习,除了出差开会和身体不适外,每天伏案工作8个小时以上,在他的书桌上总是堆着一摞一摞的书。他这种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永远进取的精神,使医院的医生、护士深受感动。

1989年,黄瑞采双眼白内障病情加重,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仅为0.1。在几乎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他仍然顽强地工作着:编写新的专著——《土壤微形态学》。在他的学生们的帮助下,通过耳听、口授的方法,经过一年半左右,终于完成了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并于1991年正式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简历

7

1907年3月10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23年 毕业于江苏省南通七中。

1926—1927年 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获学士学位。同年任中央大学助教。

1930—1935年 历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助教、讲师。

1935—1937年 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明尼苏达州大学研究院攻读土壤学,获硕士学位。

1937—1946年 历任金陵大学教授,土壤组主任、农艺系主任。

1945年 参与发起并成立中国土壤学会,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1947年 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同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伦敦杰罗山土壤植保研究所从事土壤研究工作。

1948—1952年 任金陵大学教授,土壤教研室主任、农艺系主任。

1952—1972年 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土化系主任。

1959年 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72—1979年 任江苏农学院教授,土化系副主任。

1979年以后 历任南京农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论著

8

1 黄瑞采.土壤学——土壤学基础及土类各论.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

2 黄瑞采,周传槐.土壤发生分类及资源评价.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

3 黄瑞采.土壤微形态学——发展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黄瑞采.西川土壤观察记.农林新报,1939(17—19):1—16.

5 黄瑞采.陕甘水土保持考察报告.农林新报,1941,18年卷(10—12):8—17.

6 黄瑞采.广西土壤与农林之关系.广西农业,1942,3(1—2):61—85.

7 黄瑞采.新疆之土壤及水土保持.边政公论,1944,3(10):22—37.

8 黄瑞采,裴保义,黄宗道.水稻肥料试验九年总结.中国农学会会报,1948(188):1—12.

9 黄瑞采.东北的土壤和土地利用.全国土壤肥料会议会刊,1950:60—67.

10 黄瑞采.关于华南土壤发育和分布规律的认识.土壤学报,1953,2(3):137—

展开阅读全文 ∨

Copyright © 2016-2024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