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3位。到2009年1月为止,计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姓氏排行里未进入前500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十三位门阀。
计氏的远祖始于上古时期,传说是古代帝王夏禹的后代,因此计氏起源于大禹的姓氏,姒姓。到了周代,周武王建立商朝后,封古帝少昊的后代在“莒”(山东胶县)这个地方,于是成立了诸侯国莒国,建都于计斤,于是莒国的公族后代就用国都中的“计”字为姓。计氏后来在京兆郡发展成为望族,世称京兆望。
四川宜宾市屏山县、江西省的上饶市、景德镇市浮梁县、九江市彭泽县、鄱阳县油墩镇计家(湾里计家村、油塘计家村、五房计家村、山上计家村、港头计家村),安徽省的合肥市、望江县白沙乡计家渡、肥东市、凤台县、庐江县、滁州市、池州市唐田镇计湾村、东至县香隅镇、联峰村、田心组(斗米哈)、安庆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怀远县万福镇计圩村,河南省的开封市、巩义县、范县白衣乡韩庄、许昌市,天津市,浙江省
春秋时越国学者,一名计研。其先为晋国亡公子。本姓辛。后改姓计。他不事王侯,潜心于学,博学善计算,为范蠡师,著有《文子》(早于《淮南子》)。
宋代朝奉大夫,字致平,绍兴进士。历监察御史,出守池州,转朝奉大夫。居官多善政。游太学时,上书言天下大计,高宗嘉之。及卒,家无余资,时称清白吏。
宋代右丞议郎,字敏夫,安仁人。知简州时,有政绩,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因功为张浚从勇,尝居浚幕府。绍兴中谴诣行在奏封,献所著《晋鉴》。又有《唐诗记事》传世。
明代刑部郎中,字汝和,浮梁人。天顺进士。以画菊,落笔皆用草书法。时云:"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
字惟中,明马平县人。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举人第一,是柳州历史上第一位解元。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任常熟知县,衡州知府等职。英果有为,阔达持大体,临事有主见,遇灾歉之年,为民请命,力争减免赋税。在常熟知县任上时,与诗文名流酬
Copyright © 2016-2023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