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封为公爵,尊为“三恪”之一,以奉商祀。到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到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此支来源为宋姓正宗,在宋姓人口中占绝大部分。
2、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姬宋,字子公,又称公子宋,为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宋氏。
3、源于改姓而来:
1)韩姓改宋姓,为过继改姓。
生于上海的宋氏三姐妹,先辈是客家人,原住河南安阳。南宋时期,韩显卿入粤任廉州太守,后定居文昌锦山。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2)山东成武宋氏部分是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的后裔,其直线世系成武郜鼎赵宋。山东成武县郜鼎部分宋氏为赵氏改姓,该族尊宋·靖王次子赵昶为其一世祖,且已经流散至各地,留在当地的人数已不多。
宋朝时期,宋姓大约有88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排在第十六位。陕西为宋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9.4%。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四川、河南,这四省宋姓占宋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山东,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16%。中国形成了以秦川、冀豫为中心的两个宋姓人口聚集区,宋姓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
明朝时期,宋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七位。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7.1%。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西、浙江,这三省宋姓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河北,三省又集中了25%的宋姓人口。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东南、南方迁移。宋元明600年间,中国总人口纯增长率是20%,宋姓人口增长是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宋姓是北方地区姓氏,受到惨重的损失。中国重新形成了鲁冀、赣浙苏
郡望
西河郡: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今浚县、滑县等地);唐朝时期,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
敦煌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
河南郡:秦时置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弘农郡:始建于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
乐陵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乐陵一带。
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行政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堂号
拱微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弘农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江夏堂:以望立堂。
乐陵堂:以望立堂。
玉德堂:宋
Copyright © 2016-2023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