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秦汉时候有一种官职叫作彻候,是一种职位很高的官职。那时候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有一个书生被封为彻候,他的后代以此为荣耀,就以官职名作为姓氏,称为彻氏。后来到了西汉时候,汉武帝叫刘彻,为了避汉武帝的讳,彻氏的后代就改为“通”姓(因为古代彻和通同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通姓。通姓的望族居住在西河(今天的山西省离石县)。河南省潢川县也有聚集性分布(以踅孜镇最为集中)。
元朝时期的高僧,雄县人。7岁的时候就拜礼真空为师,学习浮图法。皇庆初,万山和尚奉旨大做斋会,请通辩演法。忽然从法座放大光明,通辩圆寂了。当时白光四射,得到舍利子无数。
号玉琳。清朝时期的高僧。江苏江阴人,19岁的时候出家为僧,居住在武康报恩寺。顺治年间被召见过三次,让他来说法,并且赐号为大觉禅师。他在要求回到天目山以后,又被加封普济能仁国师。康熙年间圆寂。
清代诗画家,僧人。青浦人,喜欢画山水,拜太仓王圆照为师。
清代诗人,僧人。字文可,嘉兴人。精于写诗,著作有《冬关诗抄》。
(生卒年待考),明朝人,著有《种松老人》诗集。
(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官吏。曾任山西朔州判官,有德政,受到百姓的感念、歌颂。
(公元?~1685年),满族,纳喇氏,纳喇·康喀勒之从孙。著名清朝将领。初袭父爵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后加拖沙喇哈番。官至镶红旗蒙古都统。清顺治末年至康熙年间,先后参与讨伐山东于七、察哈尔部布尔尼、
Copyright © 2016-2023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