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四十七位门阀。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汤时,有个贤臣叫伊尹,商汤就是在他的辅佐之下才建立起商朝的。后来。商汤尊称伊尹为“阿衡”,意思是“国家的倚靠”。伊尹有个后代便以他的尊号为姓氏,这就是衡氏。衡咸,东汉学者。他博学多才,曾经在当时最有辩才的学者五鹿宗门下学习时,并当过王莽的讲学大夫。商朝时,有位开朝臣子名伊尹,颠覆夏朝的功劳最大,商王汤尊就封其为阿衡。对阿衡的解释,如今有两种,一为负责保护教养的官名,另一是意为“国家栋梁,依靠”的封号。伊尹的后人为了记住这荣耀的称谓,就取其中的“衡”字为姓氏。春秋时,鲁国有公子衡,其后代以祖先的名为姓氏。东汉时,袁绍兵败曹操于官渡,子孙家属避难逃至湖南衡山,改姓为衡,掩人耳目。
衡氏族人早期活动在河南、山东一带,汉、唐之
东汉学者。他博学多才,曾经在当时最有辩才的学者五鹿充宗门下学习时,精通经史,辩才过人,并当过王莽的讲学大夫。
(生卒年待考),莒人。著名西汉大臣。精通《周易》,做到太守一级的官,被载入《儒林传》。
(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苍梧太守。
(生卒年待考),著名东汉朝卫尉卿。著名的《衡方碑》就是为他立的。
(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大臣,原籍湖北随州,后迁往河南省西平县专探乡衡坡。有衡坡村有衡姓东门家谱考证。
Copyright © 2016-2023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