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fē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高辛氏,出自上古时期帝喾臣子丰侯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帝喾高辛氏,名姬俊,又名高阳氏,号亡斤,公元前2315~前2213年待考,是轩辕黄帝的曾孙,少昊金天氏的孙子,在位七十年。青铜铭文记载:“黄帝初祖在虞,虞帝始祖在辛,高辛元年,岁在大梁。”
高辛氏执政时期,属下有臣子叫丰侯且,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丰氏,在后来的文字简化过程中,“丰”字被简化为“丰”字,该支丰氏族人多有顺势简改为丰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姜姓,出远古时期帝喾之妃陈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陈丰,亦称陈锋,她是远古时期帝喾的妃子,后世的尧帝就是她所生的。这在史籍《前汉·古今人表》中有记载:“陈丰,帝喾妃,生尧。师古曰:即陈锋也。”
在帝喾的支庶子孙中以及陈丰的族人中,有以先祖母的名字为姓氏者,称陈丰氏、陈锋氏,再后有省文分衍为单姓丰氏、陈氏者;在后来的文字简化过程中,“丰
郡望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
Copyright © 2016-2023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