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ài)姓起源有:
源于回鹘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域回鹘(回纥)国相爱邪勿的后代,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唐时,回鹘国有相爱邪勿,赐以爱为姓,名弘顺。”隋、唐时期,西域有一个游牧民族叫回鹘,相传乃匈奴民族的一个分支。唐朝时候,大唐帝国声威远播,许多地方人都纷纷归顺。
唐武帝李炎时期(公元841~846年),一些回鹘首领来唐朝,北方回鹘国的国相叫爱邪勿,是根据当地发音译成汉语的。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宠爱,唐武帝分别赐于他们汉族姓名,根据国相邪勿得名字的译音,赐给他一个“爱”姓。爱首相于是又改汉名为爱弘顺,回鹘国也从此成为唐朝的附庸国。爱弘顺十分尊敬唐朝政府,后来曾为唐王朝驻守太原,他的后裔子孙十分昌盛,后尽居于中原,他们都承袭沿用唐皇赐姓,皆称爱氏,世代相传至今。宋朝时期,有个著名的刺史就叫爱申,他就是爱弘顺的后裔。爱氏主要定居在今山西省的西北部,古称西河郡。
该支爱氏正确读音作hu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伊 犁:伊犁得名于著名的伊犁河,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众多,自古就同新疆和内地息息相关,远在汉朝,伊犁就以"伊列"之名载入史籍《汉书》,伊犁之名是清朝正式确定的,据《西陲总统事略》记载:“乾隆二十年(公元17
爱氏是一个源出少数民族的汉化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一千一百十八位,望族出西河郡、伊犁郡、辽东郡。
Copyright © 2016-2025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