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姜姓
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福子丹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春秋齐大夫有福子丹。”在典籍《国语》中又说明:“当为福氏之始。”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名叫福子丹,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名字中的“福”字为姓氏,称为福氏。
福氏后人大多尊奉福子丹为得姓始祖。
源于改姓
出自明朝大臣张福时,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明朝时期,有一位总领漕务的大臣名叫张福时。张福时是顺天府东安人(今北京)。史称其善骑射,谙韬略,文武全才。明嘉靖中期(公元1544年左右),张福时历官漕运参将,后晋升为挂印总兵、总领漕务的大臣。他为人正直廉洁,身居要职却一直两袖清风,受到世人的称赞和尊敬。因此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22~1566年在位)在当年曾赞叹曰:“清不过福时,勇不过马芳!”张福时因此被世人羡慕地称为“福时”。
张福时后被言官论去。但因明世宗赐之手敕,其后裔子孙为纪念大明皇帝这种特殊的赏赐,皆名而不氏,即改“张
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六十四位,望出百济郡。福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姓氏考略》载,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有个贵族叫福子丹,他的后代形成了福姓的一支。到了唐唐代,又有一支福姓形成。据《唐书·突厥传》载,那是唐代时朝鲜半岛上有一个百济国,他们与新罗国有纠纷,新罗国就请唐朝帮忙,把百济国并了。而百济国的王族后代有一支来到中原定居,并起了个适应中原文化的福姓。又到了明朝时,福姓出现了第三支。明朝有个大臣叫张福时,文武双全,朝廷委托他运粮,他丝毫不贪污,皇帝夸奖他:“清不过福时。”因为皇帝亲切地叫他福时,他的子孙引以为荣就改姓了福。福姓望居百济郡(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朝鲜半岛)。
郡望
福姓的望郡在百济郡(今属韩国)、辽东郡(今辽宁辽阳)、平陵郡(今山西吕梁)。
堂号
百济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武兴堂、文水堂。
四言
姓启齐国;源于春秋:全联典指福姓得姓源流。
元廷忠臣;明朝教官:上联说元朝时期的唐兀人福寿,由长宁寺少卿累官同知枢密院事,至正年间迁江南行台御史大夫。明兵围攻集庆,福寿数次督兵出战,城破百官都逃命去了,有人也劝他逃走。他说:“我为国家重臣,城存则生,城破则死。”城破被害。下联说朝时期的徐闻人福生,明正统年间任雩都县学训导。
五言
福自祸中得;寿随德厚增:此联为镶嵌福姓之哲理联。
七言
福至心灵功效好;时来运转事业兴:此联为镶嵌明朝时期的大臣张福时“福时”二字嵌字联。福时,明顺天府东安人,本姓张,名福时。善骑射,谙韬略。明嘉靖中历官漕运参将,晋挂印总兵,总漕务。明世宗以“清不过福时、勇不过马芳”称之。后被言官论去。因世宗赐之手敕,皆名而不氏,故
Copyright © 2016-2023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