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姓为中国第249位大姓姓氏,人口大约有30万,占全国人口的0.024%。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为当代栗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栗姓总人口的一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办事处新华村4、5、6组以栗姓为主,组成自然村。
栗,树名,俗称板栗树,果实包于多刺的壳内。甲骨文的栗字像一株树上长出了有刺的果实。栗人十分了解栗树的用途,擅长种植栗树,以栗树为其氏族的神树。栗树成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以此命名氏族名和族徽,最终出现栗姓。
栗(lì)姓来源有五:
源流一
《风俗通义》记载:栗姓源于风姓,是古栗陆氏之后。古代传说中,伏羲氏之后女娲氏即位,共封十二氏为诸侯,均为风姓。栗陆氏居北。栗陆氏之后有栗氏。
远古时代,经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以至神农氏,天下为十二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庐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在炎黄古史传说体系中,排列在前的是伏羲(太皞系)、然后依次是神农(炎帝系)、轩辕(黄帝系)等等,至于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等,则是从伏羲氏到神农氏之间过渡的氏族人物,属于太皞系。容成氏和仓颉氏较晚)
据《易·系辞·疏》、《礼记正义》序、《帝王世纪》和《汉书·古今人表》等多种史料记载:“太昊庖羲氏没,女娲氏立为女皇,亦风姓,承庖牺制度,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芦氏,混沌氏,昊英氏,有
历史上栗姓的迁徙与分布
宋朝时,栗姓大约不足1万人,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地区。明朝时,栗姓大约有2万6千人,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这三省栗姓大约占全国栗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湖南等地。栗姓第一大省是山西,大约占栗姓总人口的48%。
当代栗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栗姓的人口大约有3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4%,为第二百四十九位大姓姓氏。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栗姓人口增加率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为当代栗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栗姓总人口的一半;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安徽、陕西等地。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豫鄂晋、皖鲁大部、江苏北部、京津、河北大部、内蒙古中部、宁陕渝大部、川甘东部、湘赣桂北部,栗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3%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9.6%,居住了大约72%的栗姓人群。在湘赣粤桂黔大
栗腹
栗腹(?-前251年),战国时期燕国国相,于鄗代之战中战败被杀。
栗姬
栗姬,汉景帝刘启的姬妾之一,齐国人,家世不详,生卒不详。早年受仍是太子的刘启宠爱,刘启的前三个儿子刘荣、刘德、刘阏于都是栗姬之子。
栗元启
栗元启,(吴梅、王易、虞冀野均疑为即景元启)字里,生卒年均无考,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工作曲,张禄南北小令中所收特多。
栗应宏
栗应宏,字道甫,长子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中前后在世。嘉靖中举人,屡试不第,耕读太行山中。祥符高叔嗣谢病归,应宏往与订交,叔嗣作《紫团山人歌》赠之。应宏诗以五言近体为佳,有《山居集》八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栗毓美
栗毓美(1778年-1840年),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人。清朝著名官员。
栗耀
栗耀(1808年-1862年),字仲然,山西浑源人。清朝政治人物。
栗成金
栗成金:1933年10月1日生于河南林县,籍贯河南省林州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
Copyright © 2016-2023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