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晏婴,字平仲,山东高密人,是周简王姬夷执政的春秋中期非常著名的齐国宰相。晏婴的父亲叫晏弱,晏弱的祖上是晏安,晏安是远古氏族部落领袖陆仲的后代,而陆终是黄帝的嫡传子孙。春秋中期,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齐景公姜杵臼手下的三个大勇士,自恃功高,有时令齐景公姜杵臼也头疼。于是晏婴用计杀掉了这三个桀骜不逊的勇士,史称“二桃杀三士”。晏婴历任齐灵公姜环、齐庄公姜购、齐景公三朝,是春秋中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太史公司马迁将其比为管仲,推崇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能力。
在晏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为平氏。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之子诺的封地平邑,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韩国君主韩哀侯,将少子魏诺(魏姥)封于平邑(今山西省临汾市),他的后裔子孙就以先祖封地为姓氏,世
平氏人口总数约16万,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九十五位。平氏族人后来在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发展成望,世称河内望,故河南鲁山有平庄村。
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相晏婴,字平仲,他当时辅佐齐景公,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他人虽然很矮小,但是却足智多谋,他的子孙后代以这样一位祖先为荣,就以他字中的“平”为姓。因此,这支平姓起源于晏姓。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哀侯有一个儿子叫“喏”,他受封于平邑(今山西省临汾),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平”为姓。这支平姓起源于韩国的公族之姓,姬姓。平姓后来在河内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河内望。路史云:“韩哀侯少子喏,食采平邑,因以为氏。”
今河南、江苏、安徽、河北、浙江、山东、陕西、山西、内蒙古、福建、湖南、江西、广西、广东、香港、北京各省区,均有平氏族人分布。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时期,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河内堂:以望立堂。
江西省南丰县后举平氏族谱,清乾隆乙酉年(公元1765年)木刻活字印本,著者待考。现收藏在福建省三明市博物馆。
江苏无锡锡山平氏宗谱十卷,(清)平定国、平静安等辑,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修
Copyright © 2016-2023 淘名字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2368号